首页  >  校园快讯  >  正文

校园快讯

非遗工坊育匠心 文化传承担使命--金融学院非遗工坊打造传统文化传承新标杆

发布时间:2025-03-19 20:34:43   |   点击数量:

为弘扬传统文化、传播非遗技艺,近日,海河教育园区在天津商务职业学院金融学院非遗工坊举办“非遗传承映初心·巾帼匠心绽芳华”三八妇女节活动,沉浸式体验非遗制作的匠心之美,共赴一场古典美学与创意手作的浪漫之约。

金融学院党总支书记孟琨详细介绍了学校的发展历史、人才培养等方面情况,表示将继续以传统文化为纽带,为“行企校”搭建交流平台,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活动特邀非物质文化遗产白氏点翠修复制作技艺第五代传承人李靖老师和传统制香技艺宗本堂付氏制香第六代传承人付辰熹老师现场为大家介绍了点翠和制香的历史渊源与文化价值。60余名女性职工化身“手艺人”,在非遗传承人的指导下,亲手体验古法簪花-缠花技艺、传统制香,指尖流转间感悟千年匠心的温度。津南开发区工会联合会副主席郭芳表示,此次活动让职工们在创作中舒缓压力、提升文化自信,同时以实际行动践行非遗保护与传承的责任。这场活动不仅是非遗工坊服务社会的生动缩影,更标志着这座扎根校园的文化传承平台正以日益提升的知名度,成为弘扬传统文化、培育匠心精神的重要载体。

自“津派花丝·国银非遗”工坊落户校园以来,作为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体验示范基地,非遗工坊便以“教学+体验+传播”三位一体模式,推动非遗文化“活”起来。工坊打破传统技艺传承壁垒,将非遗项目转化为可触可感的实践课堂。学校联合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天津音乐广播、古鼎世家(天津)珠宝有限公司等单位签约共建,将非遗体验与红色文化、媒体传播及收藏品投资教学深度融合。非遗工坊的价值不止于技艺传承,更是“大思政课”的实践课堂,在体验津派花丝技艺时,同步挖掘其背后的工匠故事;在调制古法香丸时,感悟“丝绸之路”上的文明交融。这种“技艺传习+文化溯源”的模式,让走进工坊的体验者在触摸历史中坚定文化自信,用匠心精神赋予职教新内涵。

未来学校将持续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重要讲话精神,在推动文化传承发展上善作善成,不断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开发覆盖企业职工、大中小学生、社区群众的研学项目,搭建“零距离”传承平台。以工匠精神为魂,以产教融合为径,书写职业教育赋能非遗传承的创新篇章。

来源 | 金融学院

摄影|唐宽 王一皓(国风社)

编辑 | 唐宽

审校 | 郝婕

责编 | 李学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