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时代征程上,天津商务职业学院广告学院院长赵世勇教授始终胸怀“国之大者”,他立足三尺讲台二十余载,以传承中华文脉的创新探索为育人筑基,以产教融合的先锋实践为发展赋能,将教育家精神转化为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在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沃土上,浇灌出满园桃李的时代芬芳。
一、守正创新,以文化传承铸魂育人
赵世勇教授深谙教育家首先是文化传承者的真谛,将习近平文化思想转化为立德树人的生动实践。他带领学院师生以二十四节气为脉络,从《山海经》中提炼神兽意象,创新打造出兼具传统美学与现代审美的节气灵兽IP形象,并开发二十四节气气雾罐,这一成果不仅入选天津市必选必带商品,更通过校企合作开发数字藏品,为非遗活态传承探索出新路径。在人工智能浪潮中,他率先成立人工智能与科技艺术协同创新中心,在中心建设中,他倡导数字技术赋能文化表达,指导学生运用AIGC技术活化传统纹样,让青年学子在项目实践中厚植文化自信。
在学术交流方面,赵世勇同样展现出积极的探索精神与卓越的专业能力。2025年4月17日,他受邀以线上方式参加由意大利中国理事会基金会主办的“人工智能与中国:创新与全球机遇”国际学术研讨会。研讨会上,赵世勇围绕“中国市场营销与传播策略中的客户体验与人工智能整合”,为意大利的企业家、技术专家、院校专家学者作了45分钟的主题演讲,这是我校广告艺术专业专家首次参加欧洲高水平学术研讨会。这次交流不仅展现了赵世勇在专业领域的深厚造诣,更为学校在国际学术舞台上赢得了声誉,拓宽了学校与国际同行交流合作的渠道,让更多国际友人了解到中国职业教育在相关领域的探索与成果,为学生未来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创造了潜在机遇。
二、厚德润心,用师者大爱托举成长
面对企业高薪聘请的橄榄枝,赵世勇始终坚守三尺讲台系国运的初心。他既以设计师的严谨指导学生打磨作品,又以工匠的执着示范职业精神。在《场景创意》活页教材开发中,他带领教师将企业真实项目分解为教学模块,让课堂对接产业前沿。其倡导的三转三进教改理念(以行业为中心办学、以企业为中心设置课程、以岗位为中心锻炼技能;企业文化走进校园;企业管理走进课堂;企业生产走进实训),使学院教师团队斩获天津市教学能力大赛奖项,培养出的毕业生以上手快、技能强、素质优广受用人单位好评。
赵世勇深知团队成长的重要性,他积极发挥传帮带作用,在日常教学与项目实践中,耐心指导青年教师,从教学方法到项目经验,毫无保留地分享自己的知识与见解,助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在他的悉心指导下,多位青年教师在教学与科研领域取得显著进步,学院师生荣获德国红点奖、IF设计奖、美国设计奖、中国大学生广告艺术设计大赛国赛一等奖等,打造了国家级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课程,天津市级一流课程(线下课程),为学院师资队伍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
三、敢为人先,用改革创新领航发展
赵世勇以先者生存的魄力推动教学改革纵深突破,他主持开发的《场景创意》新形态活页教材填补行业空白,其项目模块化、成果产业化特色被同类院校借鉴;指导教师团队斩获天津市职业技能竞赛二等奖,打造出教学赛创融合培养范式。其主导设计的二十四节气灵兽系列衍生品入选天津必带伴手礼,在商务部“消费促进年”活动品牌策划中展现职教效率,获部委致信表彰。更组织师生为武清地毯构建数字纹样库,助力河北区文旅局、津南小站练兵园打造沉浸式文旅项目,让技术创新成果切实转化为服务区域发展的生产力。
此外,赵世勇带领的人工智能与科技协同创新中心成绩斐然,该中心接受天津市2024年度版权服务工作站授牌。这不仅是对中心在版权保护与创新成果方面的高度认可,也标志着中心在推动人工智能与科技艺术融合发展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为学院在相关领域的研究与实践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进一步提升了学院在行业内的影响力,吸引更多优质资源,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为学生提供更多接触前沿技术与实际项目的机会。
从教二十余载,赵世勇始终以教育家精神为灯塔,在文化传承中筑牢育人根基,在产教融合中锻造工匠之魂,在改革创新中点燃职教之光。他以实际行动证明:新时代职业教育工作者既能做精于传道授业解惑的经师,更能成为涵养德行、化育桃李的人师,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职业教育工作者的使命与担当。
来源 | 党委教师工作部(人事处)
编辑 | 刘晓璇
审校 | 郝婕
责编 | 李学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