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校园快讯  >  正文

校园快讯

媒体关注 | 《天津教育报》报道学校领导领讲“场馆里的思政课”

发布时间:2025-10-26 00:26:38   |   点击数量:

校史馆里看发展 AI展区学精神

——天津商务职业学院校领导领讲“场馆里的思政课”

本报记者 刘佳

“大家仔细看这份1955年的办学大纲,‘厚德尚能’这四个字从那时起,就成了咱们学校不变的精神底色!”10月21日下午,天津商务职业学院校史馆内,校党委副书记、校长黄凤羽向2025级新生代表缓缓讲述。新生们有的轻声交流,有的举起手机拍摄文献细节,让这堂特殊的思政课充满互动活力。

无独有偶,就在10月10日下午,在学校AI+艺术思政协同创新中心内同样氛围热烈。天津商务职业学院党委书记马雷站在巨幅互动屏幕前,向新生们展示技术与思想融合的独特魅力,“这幅AI生成的《觉醒年代》场景图,不仅还原了马骏在天津求学时的课堂风貌,更用数字技术让革命先辈的精神‘活’了起来!”

本学期,天津商务职业学院党委书记和校长创新地以“场馆里的思政课”形式为师生领讲2025年秋季学期形势与政策课,课程打破传统思政课教室授课模式,结合校史馆的校史实物展品与AI+艺术思政协同创新中心的数字展陈作品开启沉浸式教学。

场馆变“课堂”、展品成“教材”,沉浸式教学打破传统边界

在AI+艺术思政协同创新中心,马雷书记以“伟大精神”“伟大革命”“伟大成就”三大主题展区为依托开展教学。在“伟大革命”展区,他聚焦马骏、于方舟、张太雷三位英雄人物的AI形象雕塑与生平故事展板,逐一介绍三人在天津求学期间组织爱国运动、传播革命思想的经历,马书记的讲解让新生们纷纷驻足凝视雕塑,眼神中满是敬意。

“这台上世纪90年代的会计教学算盘,是咱们学校‘尚能’理念的见证,那时的老师就是用它教会学生扎实的专业技能。”在校史馆,黄凤羽校长围绕“初创历程”“发展跨越”“特色办学”“国际交流”四大展区,结合不同时期的办学文件、教学器具、荣誉奖牌等展品,为新生梳理学校70年发展脉络。谈及“国际交流”展区的海外合作院校纪念徽章、交换生学习报告等展品时,她详细介绍了学校当前的国际交流与合作项目,鼓励新生未来借助国际交流平台拓展视野、提升能力。

两场课程均跳出传统教室局限,以校园内特色场馆为“天然课堂”,让实物展品、数字作品成为可触摸、可互动、可感知的鲜活“教材”,让思政教育从“单向灌输”变为“双向互动”。

校训铸魂、使命引路,校情教育与时代责任深度融合

两位校领导将校训精神、国家发展需求与形势与政策课相结合,既让新生读懂校史、认同校训,也引导他们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发展、区域建设紧密结合,明确新时代青年的使命担当。

黄凤羽校长在授课中,开篇便深入阐释“厚德尚能 励学弘商”校训的深刻内涵。她结合学校“立足天津、服务京津冀”的办学定位,鼓励新生“学好商业知识、树立商业思维,将来用专业能力助力天津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为京津冀协同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马雷书记则以“三代人的历史使命”为核心主题,在授课尾声带领新生回顾中华民族近代百年奋斗征程。“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使命,每一代人都要扛起自己的责任。”他结合学校“培养应用型商科人才”的办学目标,勉励新生“主动接过历史的接力棒,把个人专业学习与国家人才需求结合起来,让青春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火热实践中闪光”。

“以前总觉得校训是挂在墙上的文字,今天听黄校长结合校史展品讲解,才明白这四个字里藏着学校70年的精神传承,也藏着对我们的期望。”国际贸易学院关务与外贸服务专业2501班学生李佳玲在课后表示,“今后我会以校训为指引,上课认真学专业知识,课后积极参加外贸实训、模拟报关等实践活动,争取早日掌握过硬技能,将来用所学为学校争光、为社会做事。”

另一边,AI+艺术思政协同创新中心的课程给广告学院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2501班学生孙李硕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没想到思政课还能这么上!AI技术让革命历史不再是书本上冰冷的文字,马书记讲解的英雄事迹让我特别感动,也让我明白青年一代要扛起责任。接下来的大学时光,我要扎实学好数字媒体技术,既提升专业能力,也多学党史国史,努力成为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商职新人。”

来源:天津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