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校园快讯  >  正文

校园快讯

媒体关注 |【理润津沽·我讲我心】李欢:以劳模精神淬炼职业初心

发布时间:2025-11-03 15:34:29   |   点击数量:

我叫李欢,是天津商务职业学院旅游学院的组织员。聆听了孔祥瑞、徐文华两位劳模以质朴的语言讲述他们的奋斗故事,学院教职工们的掌声与共鸣,让我深刻感受到基层理论宣讲如何以“小故事”诠释“大道理”,为教育工作者带来直击心灵的获得感。

孔祥瑞“可以没有文凭,不可以没有知识”的宣言,让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们重新审视自身的责任。他用30多本工作日志记录下的技术革新历程,也与我院“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高度契合。他用实践诠释了“工匠精神”,我们培养技能人才,更需这种精益求精的态度。这种将理论融入实践经验的宣讲,让“工匠精神”不再是抽象概念,而是可借鉴的教育方法。

徐文华“榜上无名,脚下有路”的成长经历,引发了教职工们的强烈共鸣。他讲述了自己33年如一日坚守环卫岗位的故事,用扫帚扫出了人生尊严,我们虽在平凡岗位,但同样需要这种职业认同感。尤其是当他展示多年积累的宣讲笔记时,教师们看到的是理论如何从基层实践中升华——这正是我院“三全育人”工作中强调的“从实践中来,到教育中去”的生动体现。

这场宣讲让学院教职工们看到,基层理论宣讲的感染力,在于将宏大叙事转化为个体奋斗的“精神加油站”。当学院教职工们看到孔祥瑞的手机里存满智慧港口案例、徐文华的宣讲稿里写满民生关切,理论便不再是墙上的标语,而是手中的教鞭、心中的信仰。这种获得感,正是“理润津沽”活动最珍贵的成果——它让职业教育的从业者在劳模的故事中,既看到了“津派文化”的创新活力,更坚定了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

本文来源:天津支部生活、市委讲师团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