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九隆冬,寒冷冬夜,教务处郎超老师响应号召,第一时间下沉抗疫一线,参加大筛工作。疫情以来,郎超老师积极配合王顶堤园荫里社区工作,从逐层“扫楼”敲门、帮助居民进行核酸检测预约登记,再到引导大家有序核酸检测……虽然工作繁杂琐碎,但郎超老师讲政治顾大局,工作面前任劳任怨、一丝不苟。

园荫里社区属于有年代感的老小区,辖区面儿广、人多,特别是老年人和租住户多,人员流动大,给核酸检测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为确保让每一位居民都能够顺利完成核酸检测,郎超老师在社区志愿者的配合下深入居民家中,入户登记。对于行动不便的老人,郎超老师作为志愿者都会亲自到门口搀扶,处处体现出志愿服务的暖心一面。

园荫里社区志愿者的事迹还被“人民网”报道出来,题目就叫《小社区涌出大暖流》。
教务处王翀同志在津南新城合畅园社区参与下沉志愿工作,连续参加第四、六、七、九轮社区核酸筛查工作。
在第四次筛查工作中负责合畅园19号楼整栋楼所有住户的信息录入工作,与医护人员紧密配合,历经四小时圆满完成任务。虽然是寒冬时节,但由于穿戴多层防护服且徒步扫楼,王翀同志依然汗流浃背,汗水几乎挡住了面罩,呼吸更是困难。在第六次和第七次社区集体筛查工作中,王翀同志负责信息登记扫码工作,不畏严寒,敢于担当,还专门制作了”扫码神器”,让信息录入工作事半功倍,超额完成任务,为核酸筛查工作节省了大量时间,得到了社区党组织和社区居民的高度认可。

国际交流处李平同志1月10日向所在华远波士顿社区报到,参加志愿服务。该社区为津南辛庄疫情重点区域,在社区的安排下,李平承担了社区信息流调和核酸筛查等工作,每天服务约8小时,截至1月17日21点累计服务超过60小时。

供稿 | 机关第二党总支教科研国交联合支部
编辑 | 刘晓璇
责编 | 李学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