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牢记嘱托 见行见效  >  正文

牢记嘱托 见行见效

弘扬教育家精神 | 在涵养师德师风中弘扬教育家精神——旅游学院 张丽丽

发布时间:2024-09-12 19:39:18   |   点击数量: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党委宣传部联合教师工作部设“弘扬教育家精神”专栏,陆续刊发学校主要负责人、专家学者、教师代表等撰写的阐释、弘扬、践行教育家精神的理论文章和心得体会,引导广大教师牢记嘱托,善作善成,坚定“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和抱负,切实将教育家精神内化为教书育人能力和躬耕教坛的亲身实践。

在涵养师德师风中弘扬教育家精神

旅游学院 张丽丽

教育家精神植根于数千年来中华民族尊师重教的优秀传统文化,立足于新时代教师群体的生动实践。是以黄大年等为代表的优秀教师群体长期躬耕教坛的生动写照,是广大教师长期立德树人实践凝聚起来的价值共识,是新时代优秀教师群体职业精神的凝练和升华,具有强大的道德感染力、价值引领力和实践驱动力。习近平总书记从理想信念、道德情操、育人智慧、躬耕态度、仁爱之心、弘道追求六个方面全面阐述了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的丰富内涵,这六个方面的内容相辅相成,形成严密的内在逻辑,又从不同角度对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提出更高要求。

正确理想信念是教书育人、播种未来的指路明灯。只有胸怀“国之大者”,心中装着国家和人民,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才能真正筑牢理想信念的根基,把职业发展的“小我”融入教育强国的“大我”中,在工作中,我紧抓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强党的创新理论武装,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师德师风第一标准的重要论述,是马克思主义师德观念在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中的集中反映和高度概括,是中华优秀传统师德文化在新时代的传承和发展,是教育家精神的重要理论来源,具有深刻的理论逻辑和一脉相承的理论特质。作为高校教师我深刻地认识到,教师不仅承担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的历史使命,还肩负着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和塑造人的时代重任。作为高等职业院校思想政治工作人员,面对正处于形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关键阶段的大学生,工作中始终坚持悉心引导和精心培育,通过真情、真心、真诚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滋润学生的心田,使自己成为学生的好朋友和贴心人。注重了解学生的思维特点、学习习惯、成长规律的同时,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和潜在优势,立足在日常工作中实现让每个学生都找到自己奔跑的赛道,赢得人生出彩的机会。

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一线的教师,我深知要厚植家国天下情怀,要有世界眼光,以海纳百川的宽阔胸襟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工作中注重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引导学生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

作者简介张丽丽,女,中共党员,2003年毕业于长安大学,2009年取得天津大学硕士学位,2012年受聘政工师职称,现任天津商务职业学院旅游学院党总支副书记。2016年获天津市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2021年获天津市五一劳动奖章,2020年获首届校训四大奖项的“厚德奉献”奖。曾获评天津市商务系统优秀共产党员、四次获评天津商务职业学院优秀共产党员。担任旅游学院行政党支部书记期间,支部获批天津市第二批新时代高校党建“领航工程”样板支部创建培育项目建设,2024年顺利通过验收。

来源 | 党委教师工作部(人事处)

编辑 | 刘晓璇

责编 | 李学颖